已知:NH2COO-+2H2O HCO3-+NH3·H2O。现用两份氨基甲酸铵溶液在不同温度(T1和T2)下实验,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T1和T2的大小关系 |
B.T1 ℃时,第6min反应物转化率为6.25% |
C.T2 ℃时,0~6min ν(NH2COO-)=0.3mol·L-1·min-1 |
D.往平衡体系加水稀释,平衡右移,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减小 |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
B.由C(金刚石) = C(石墨) ΔH= -1.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C.稀溶液中:HCl(aq) + NH3·H2O(aq) =NH4Cl(aq)+ H2O(l) ΔH = -57.3 kJ·mol-1 |
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用激光笔照射某有色玻璃 |
出现丁达尔现象,说明该有色玻璃是胶体 |
B |
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洗涤、分液 |
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
C |
向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紫色褪去 |
说明汽油中含有甲苯等苯的同系物 |
D |
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3溶液 |
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Ksp[Fe(OH)3] >Ksp[Mg(OH)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④NH3·H2O;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 |
B.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
C.pH=8的CH3COONa溶液中:CH3COOH浓度为9.9×10-7mol/L |
D.pH=3的HA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pH一定不会大于7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
B.甲烧杯中的电流与阳离子流向均为Zn→Cu |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D.两烧杯在相同时间内转移电子数相等 |
弱酸酸式盐的酸根离子电离和水解并存,已知HSO3—电离大于水解。以NaHXO3表示NaHCO3和NaHSO3。对于NaHCO3和NaHSO3溶液,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c(Na+)+c(H+)=c(OH—)+c(HXO3—)+2c(XO32—) | B.c(Na+)= c(HXO3—)+ c(H2XO3)+c(XO32—) |
C.c(Na+)> c(HXO3—)>c(H+)>c(OH—) | D.c(OH—)= c(H+)+ c(H2XO3)—c(X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