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表述与下图所示一致的是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t1时刻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 |
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a点会降低 |
C.图3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 |
D.图4表示Cl2通入H2SO3溶液中pH的变化 |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原子半径(10-10m) |
0.74 |
1.60 |
1.52 |
1.10 |
0.99 |
1.86 |
0.75 |
0.82 |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
-2 |
+2 |
+1 |
+5;-3 |
+7;-1 |
+1 |
+5; -3 |
+3 |
A.⑧号元素为Al
B.②、③处于同一周期
C.上述八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⑤号酸性最强
D.④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沸点大于⑦元素的氢化物
已知H2(g)+Br2(l)=2HBr(g);△H=-72kJ/mol.蒸发1mol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化学物质 |
H2(g) |
Br2(g) |
HBr(g) |
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36 |
a |
369 |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D.200
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和1 mol水蒸气混合后发生如下变化:CO(g)+H2O(g) CO2(g)+H2(g)若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O转化率为25%,则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
A.5.75倍 | B.11.5倍 | C.30.67倍 | D.46倍 |
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小于硼的原子半径 |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弱 | D.单质铍易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
C.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
D.若Y的最高正价为+ 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