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所盛溶液体积和浓度均相同且足量,电极铝和镁都已除去表面氧化膜。当两装置电路中通过的电子都是1mol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减小程度:乙<甲 |
B.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甲>乙 |
C.甲中阴极和乙中镁电极上析出物质质量:甲=乙 |
D.电极反应式:甲中阳极:![]() ![]() |
对第n电子层,若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则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与(n-1)层的相同;当它作为次外层,则其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上电子数最多能多10个,那么第n层为:
A.L层 | B.M层 | C.N层 | D.任意层 |
下列各组为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不能反应生成AB3型化合物的是:
A.13和17 | B.16和8 | C.9和3 | D.15和17 |
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可推知原子的是:
①质子数②中子数③质量数④核电荷数⑤核外电子数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①⑤ |
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这项研究曾获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 与14N 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有关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
B.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 |
C.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
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黏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