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进行:Cu+2H2SO4(浓)
CuSO4+SO2↑+2H2O,反应因硫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硫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4组实验方案(将残余液稀释至1L,每次均量取20mL稀释液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
| A.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W1 g |
| B.加入过量的W2 g Zn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W3 g |
| C.加入过量的W4 g CaCO3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W5 g |
| D.滴入适当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的体积为V mL |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他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向C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溶解至消失,则A可能是Al
③若C的溶液遇NaHCO3固体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则B可能为Fe
⑤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③B.②④C.③⑤D.①④⑤
根据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
|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2.24 L Cl2 |
| D.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
把500 mL 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氢氧化钠的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则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
A.( - ) mol/L |
B.(2b-a) mol/L |
C.(5b- ) mol/L |
D.(10b-5a) mol/L |
CsICl2是一种碱金属的化合物,这类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既可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Cs显+3价,I、Cl均显-1价 |
| B.Cs显+1价,Cl显+1价,I显-1价 |
| C.在CsICl2溶液中通入Cl2,有单质碘生成 |
| D.在CsI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硫酸生成 |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
| A.Na和O2 | B.NaOH和CO2 |
| C.Na2O2和CO2 | D.NaHCO3和Ca(O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