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共14分)
49.将7.8gNa2O2加入100g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密度为1.02g/cm3的溶液。
(1)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保留3位小数)。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保留2位小数)。
50.有KCl、NaCl、Na2CO3的混合物,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150,氯为0.2708,为求算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列了以下关系式:(31.50÷23)+(100-31.50-27.08-x)÷39=(27.08÷35.5)+x÷60X2
解得x=28.25,则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保留3位小数)。
51.含不溶杂质的NaNO3样品,加入一定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溶解,情况如下:
温度(℃) |
10 |
40 |
75 |
剩余固体质量(g) |
201 |
132 |
72 |
NaNO3溶解度(g/100g水)如下:
温度(℃ |
10 |
40 |
70 |
溶解度 |
81 |
104 |
150 |
(1)实验中加入的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原样品中NaNO3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52.在450℃、1.50×107Pa条件下,Na2O与O2反应生成NaO 2,NaO 2可用于应急呼吸面罩:
4NaO2+2CO 2→2Na2CO3+3O2 4NaO2+2H2O (g)+4CO2→4NaHCO3+3O2
某呼吸面罩中放置了500g NaO2,吸收CO2和H2O(g),每产生18.48L(换算为标准状况)O2时,固体的质量就增加13.30g。计算生成的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
有三份不同质量的铁粉样品①②③,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取一份样品分别与含有0.8molHNO3的稀硝酸反应,反应后硝酸和铁均无剩余,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取样品①,反应后的溶液中铁只以Fe3+离子的形式存在,则样品①的质量为 g。
(2)乙取样品②,反应后的溶液中既含有Fe3+、又含有Fe2+离子,则样品②的质量(设为ag)范围是 。
(3)丙取样品③,将其慢慢加入到稀硝酸中,并不断搅拌,反应过程中溶液里Fe3+、Fe2+、NO3—三种离子中的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该曲线表示的是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请你在此图中再画出另外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 克。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反应①结束后,所加盐酸刚好反应了一半,反应②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可以选下列任意两个问题回答,并写出计算过程):
(1)反应①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3)所加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计算过程:
某地规定工业排放的废气中S02的含量不得超过0.4mg/L。某兴趣小组利用以下反应:S02+I2+2H20=H2S04+2HI,测定某工业废气中S02的含量,测试装置如图所示。
测试步骤:
①碘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l.27g碘单质,加入少量碘化钾,先溶解在100mL水中,继续加水配制成l000mL溶液。
②取5mL上述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入2~3滴淀粉试液。
③把l00mL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后,插入试管的橡皮塞中,如图所示。
然后缓缓向外拉,使吸入试管内的废气与淀粉碘溶液充分接触。每次抽取的气体为l00mL,重复抽取n次,直到溶液的颜色变为无色(废气中的其它成分不与淀粉碘溶液反应)。
(1)排放到空气中的S02气体主要来自于 燃烧。
(2)步骤②中,5mL溶液中溶有碘单质 mg,滴入淀粉试液后,溶液变为 色。
(3)按步骤测试某工业废气,抽取次数为80次后,溶液刚好变为无色。试计算该废气中S02含量,并判断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食品加工厂在制作馒头等面食时,经常会用到食用小苏打。与工业制取碳酸氢钠不同,食用小苏打是由纯碱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得:CO2 + H2O + Na2CO3 === 2NaHCO3。
某温度下,向121.2g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至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析出,过滤,分别得到23.96g固体和106.04 g溶液。
请计算:(1)参与反应的CO2质量。
(2)过滤后的溶液中,碳酸氢钠与水的质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