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乘旦在其《变动与适应——对英国现代化过程的再认识》中说“生产发生飞跃的关键不在于生产本身,而在于社会和政治因素”。最能验证这句话的是英国的哪个时期
| A.17世纪中期 | B.18世纪中期 |
| C.19世纪70年代 |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
|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
|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
|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 )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 | B.中共八大的召开 |
| C.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
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
| B.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
|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 |
|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2010年中国的国防》指出,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形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这段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 )
| A. | 区域化趋势 | B. | 单极格局 |
| C. | 两极格局 | D. | 多极化趋势 |
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方案》,承认印度独立,但又宣布将"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这一材料反映了英国制造"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据是()
| A. | 宗教信仰 | B. | 地区差异 |
| C. | 人口多少 | D. | 制度优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