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俾斯麦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统治时期具有很大的权力,甚至有人说他才是普鲁士乃至德意志权力最大的人。俾斯麦掌握大权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普鲁士国内外局势的需要 B.国王的信任
C.专制政体的存在 D.具有卓越的政治头脑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进步知识分子中十分浓郁,然而就是这些奉西学为救国良方,世间真理的人却有许多干着纳妾等封建守旧的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A.符合人性,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而对自己要求很低
B.个人隐私,他人无权干涉
C.人的思想演变会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D.历史人物的思想进步总会带有瑕疵的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以下哪种对东南互保事件的评价更符合当今史学观点()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最终酿成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B.列强在华势力空前膨胀,清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张之洞等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势力的作用
D.地方势力从此不再听从中央调配

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打开方便之门的事件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三年法案》的颁布
C.《王位继承法》的颁布 D.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

有学者认为:近代“清廷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等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对这种论述最贴切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