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 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
| 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 |
| C.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 |
| D.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 B.钱三强 | C.袁隆平 | D.邓稼先 |
贯穿“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条红线是
|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 B.坚持党的领导,反对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 |
| C.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
| D.维护农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 |
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第二场的主题是“星火燎原”,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中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换过程 |
| B.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
| C.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点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 D.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
流行语往往反映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
| B.放卫星、超英赶美——大跃进时期 |
| C.上山下乡、样板戏——“文革时期” |
| D.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
| A.新三民主义 | B.毛泽东思想 | C.邓小平理论 | D.“三个代表”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