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载朱熹弟子陈淳的话说:“先生在临漳,首尾仅及一期,以南陬敝陋之俗,骤承道德正大之化,始虽有欣然慕,而亦有谔然疑,哗然毁者,越半年后,人心方肃然以定。”材料肯定了朱熹在漳州( )
| A.强化伦理纲常 | B.整肃社会治安 |
| C.变革社会习俗 | D.倡导重学风尚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普罗塔哥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
| 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 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面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
|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
|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
| 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布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洲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上述这些规定的意图是
| A.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 B.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
| C.建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 D.建立民主自由制度 |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德性就在两个邪恶之间——一端是过度,一端是不及。德性就在于发现和选择中间,而邪恶则是在情感和行为中超过或不及所应得的。所以,就其本质以及它是什么的原理而言,德性就是中道。”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这种哲学理念,他在政治上最可能主张
| A.寡头政体 | B.共和政体 |
| C.平民政体 | D.僭主政治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
|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
|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 |
|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