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农民形象:“‘普通’农民大概一半是自耕农,一半兼做佃农。不管怎样,他和他的家人在相隔不远的三四块田地里劳动,带着锄头和镰刀来来回回,主要为他们自己的生存干活……还可以种点卖钱的作物。”这反映了自耕农( )
| A.在经济上实现了男耕女织 |
| B.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给,部分用于市场交换 |
| C.生活富裕祥和的真实情况 |
| D.依赖于商品经济而生存 |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天津的近代企业,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为性质相同的近代企业 |
| B.前者为近代私人重工业,后者为近代私人轻工业 |
| C.都是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
| D.都是有外国资本入股的近代企业 |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图是1965年在浙江温州市市郊白象塔内发现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印本残页。经专家考证定为1103年前后的活字印刷本,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博士称此为“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该残页证明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国家 |
| B.温州具有广泛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客观条件 |
| C.北宋时期曾经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佛经 |
| D.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印刷佛经的唯一方法 |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 A.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
|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 D.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区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可能最适合
| 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 | B.秦朝到隋朝时期的中国 |
| C.唐到明朝时期的中国 | D.清朝1840年以后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