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A.受到列强压制,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B.对资本主义列强在资金、技术上具有依赖性
C.最早出现在轮船航运业
D.借助洋人势力,以避免本国封建势力压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对此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民族经济,壮大革命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列强在华利益,以寻求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支持革命”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共,广泛地发动群众”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采用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旗为国旗,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A.民族主义理念        B.民权主义价值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内涵

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闻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
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③“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据此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 ( )

A.机器工业的出现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民主政体的建立 D.传统观念的转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