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1956—1966年中国经济发展对比表”(以1956年为基数)

分类
年份
工农业
总产值
国家财政
收入
国民收入
总额
工业固定
资产
农业
总产值
粮食
产量
棉花
产量
1956年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966年
约200%
194.4%
近180%
300%
124%
111%
161.7%

 
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表相关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B.周恩来、邓小平在经济领域进行有效调整和整顿
C.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曲折,但成就仍是主流 
D.国际国内建设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 B.儒家民本思想
C.手工业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领刺虐人木三分”是郭沫若对下列哪部古典小说的高度评价:

A.《聊斋志异》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儒林外史》

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A.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B.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
C.他的抗秦事迹
D.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A.领先西方时间长
B.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作用巨大
C.发明历程漫长
D.是西方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有力武器

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 B.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
C.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D.欧洲古典主义音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