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贵族逐渐平民化 B.姓氏逐渐普及化
C.宗法制逐渐瓦解 D.社会逐渐平等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反映的进步潮流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三民主义作为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其实质是

A.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D.提出平均地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权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大政策

与“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这一观点对立的是

A.“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B.“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
C.“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
D.“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应出自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D.《资政新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