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者马勇的新著《1911年中国大革命》这样论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两千年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现代化的起点。”对于辛亥革命,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目标是刻意模仿是要建立美国式的政治架构
B.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国
C.辛亥革命的过程前半场是法国式革命,后半场是英国式革命
D.辛亥革命的胜利结果是实现了现代民族国家的重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报道,“几乎所有的新兴国家都优先选择……由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的基准性货币篮子,不过,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近年来……这三大货币之间的波动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并且毫无规律。很多人开始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厌恶自由浮动时代的黑暗。”对这种“怀念”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要求规范世界货币金融秩序
B.希望稳定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盼望重建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D.主张提高欧元的世界影响力

下图为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这幅漫画反映了

A.法国推动欧洲各国密切联系 B.欧共体各国联合抗衡美苏
C.法国希望取得领导欧洲的地位 D.欧洲的北约盟国依附于法国

下图是《1950-1984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对图中各阶段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a阶段: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推动了两国粮产量的增长
B.b阶段:经济政策的失误导致两国粮产量的大幅回落
C.c阶段:受欧美经济的影响,苏联粮产量出现连续波动
D.d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中国粮产量的大幅增长

1871年,德国天主教会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要求有“独立处理和管辖”自己财产和事务的权利,为此,俾斯麦在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的支持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限制教权。当时教会和政府间的这种斗争

A.体现出德国皇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B.最终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德国统一 D.不有利于推动德国宗教信仰自由

钱乘旦说:“‘光荣革命’建立起一个以议会为工具进行统治的多元寡头政府制度,操纵这个政权的是一二百个贵族,他们是乡绅地主和大商人集团的联盟。”以上材料说明:

A.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超过了王权 B.光荣革命并没有带来社会的巨变
C.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寡头政治 D.光荣革命使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