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万物的本源”。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A.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
|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 D.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
|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
|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
|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诺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谈话
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列各项关于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实现了土地所有制根本性变革的是
①1952年土地改革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
| A.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②④ |
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主要得益与于其建立的经济模式是
| A.混合市场经济 | B.计划指导型经济 |
| C.社会市场经济 | D.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