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剧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 |
| 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
|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 |
| 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
20世纪20年代,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有
①外国资本家被特许经营矿山②农民被允许出售剩余粮食
③商品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④部分工业企业实行私有化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阅读下表,表中反映的该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特点有
表 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主要产品完成情况
| 产品项目 |
单位 |
数量 |
增长率(以1932年为100) |
| 汽车 |
万台 |
20 |
832 |
| 钢 |
万吨 |
1300 |
189 |
| 棉织品 |
亿米 |
51 |
488 |
| 农业总产值 |
亿卢布 |
262 |
154 |
| 工业总产值 |
亿卢布 |
927 |
220 |
①采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模式
②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③实施不均衡发展的经济战略
④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首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执政18年。下表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
| 时间 |
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 |
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 |
| 1966—1970年 |
7.8% |
8.5% |
| 1971—1975年 |
5.7% |
7.4% |
| 1976—1980年 |
4.3% |
4.4% |
勃列日涅夫改革出现上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①注重发展重工业②忽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执政后期改革停滞不前④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
⑤遭受长期严重的自然灾害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苏联某时期,国家把法律、监视和意识形态控制的触角伸向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充满了恐惧、伪装和绝望,耳语成为日常生活的特征。这一时期是
| A.十月革命胜利初期 | B.新经济政策期间 |
| C.斯大林统治时期 |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
为了使苏联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苏联领导人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 C.社会主义工业化 | D.农业集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