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下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标志经济重心在南方

二战后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美国重新称霸世界 B.中国改革开放,迅速崛起
C.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因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次转移。按转移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上海-北平-瑞金-延安 B.上海-瑞金-延安-北平
C.上海-瑞金-北平-延安 D.上海-延安-瑞金-北平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告全国同胞书》中说“我全国军民经过这八年来无比的痛苦和牺牲,始结成今日光荣的果实;这一个光荣的果实,是全国同胞每一个人所应该十分尊重的保持的,只可使之发扬光大,不可使之有所损害,以至于丧失。中正个人感怀过去全国的奋斗,抚念当前的满目疮痍,更觉得感想万千,不知所云……”材料中蒋介石认为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全民族的团结与坚持抗战 B.国共两党的持久战方针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援配合 D.蒋介石与国民党的领导

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中说:“跟着今年二月中全会对于“最后关头”的解释,充分表示我们对于和平的爱护。……如果芦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末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声明中的“今年”指的是

A.民国二十五年 B.民国二十六年
C.民国二十七年 D.民国二十八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