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4年5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四国和非盟总部进行了正式访问.并于5月8日出席了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
(1)李克强总理的专机从北京起飞,降落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首都机场,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
(2)现有图幅相同的世界、亚洲、中国、湖南省共四张政区分布图.小阳想知道李总理访问的四个国家在哪?需查阅其中的_________ 图.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是_________ 图.
(3)李克强总理在非洲访问期间,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_ (图中①、②、③、④)段上.
(4)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时,我市的白昼时间为一年中最_________ (长、短);正处在一年四季中的_________ 季.
(5)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南极圈内出现极昼还是极夜现象?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板块的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河南省济源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阅读下列关于PM2.5的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
材料二:我市某中学环保社跟随环境监测站监测PM2.5浓度活动的结果如下.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µg/m3
汽车站
车流量和人流量极大
140
步行街
紧邻大型超市,交通繁忙
100
居民区
靠近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60
化工厂
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东北部有燃煤火电厂
440

(1)材料二的四个采样点中,大气污染程度最轻的是
(2)根据材料一、二有关信息,写出化工厂采样点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3)当PM2.5浓度过高的时候,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在公路旁晨练 B.外出活动时尽量带上防护口罩
C.开车时要尽量保持车距 D.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

(辽宁省沈阳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2014年首要污染组成比例

材料二: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
材料三:北京PM2.5来源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14年北京首要污染物构成中,比例最大的是
A.PM10 B.二氧化碳 C.臭氧 D.PM2.5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雾霾天气时,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A.出门戴防护口罩 B.开窗通风
C.减少户外活动 D.打开空气净化器
(3)据材料三可知,北京PM2.5的最主要来源是
A.外来输送 B.餐饮 C.机动车 D.燃煤
(4)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角度出发,今后北京应着重发展
A.高新技术产业 B.钢铁工业
C.水泥工业 D.煤炭工业
(5)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能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写出一条措施即可)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
2015年4月初,国务院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和定位,而之前1月,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已经入围国家城市群。至此我国已经形成了五大城市群。
中国五大城市群分布图

读《中国五大城市群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五大城市群中煤铁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是 城市群。(填城市群的名字)(1分)
(2)既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又地处汉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城市是 。(1分)
(3)连接了环渤海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且经过江西省会南昌的铁路干线是 线。(填铁路干线名称)(1分)
(4)暑假中北京的同学们如果要游西湖,听寒山寺的钟声,逛传统庙会,应该前往 城市群(填城市群的名字)旅游。如果他们要看大足石刻,看最正宗的变脸艺术,则需前往 城市群(填城市群的名字)旅游。(2分)

(云南省曲靖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读“东北三省简图”及“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A为 山脉。B是邻国 (朝鲜、俄罗斯),C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2)据右图可知该地区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 (递减、递增),主要受 因素的影响。
(3)该地区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对一点即可)。
(4)本区在发展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
①资源枯竭②技术落后③污染严重④产业结构单一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广西柳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一节地理课上,老师首先展示了一张图(如左图),并说明这是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中国的民族分布
B.中国的地势
C.中国的温度带
D.中国的土地资源分布

材料二:随后,老师又展出了一张图(如右图).
(2)小明同学通过对两幅图在自主探究,发现这一分布特点产生了两个地理意义:一是有利于 深入我国内地,形成降水;二是造成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是
(3)请你在图中用“☆”符号标注三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
(4)通过标注,你会发现这两个水利工程位置的共同特点:都位于某一地理分界线附近,这里 大,水能丰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