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材料二: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2)根据材料二,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材料三: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12个谈判国达成基本协议,规模占全球四成的巨大经济圈将应运而生。TPP极为强势,对成员国的主权有所削弱。媒体解读TPP是与中国主导的“一路一带”经济圈相抗衡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声称:“当超过95%的潜在客户生活在我们的国境之外,我们不能让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美国遏制中国的意图非常直白。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就中美在亚太地区实现积极互动等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沟通协调,在5大方面,49项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中美是当前国际舞台上经济总量占世界三分之一、贸易总量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两个“大块头”,经贸交流素来密切,相互依赖日趋加深。但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逐渐增强,美国出现了一些声音,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会不会陷入发生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等等疑虑影响着中关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中美在网络安全、南海问题、民主主权等问题上仍有明显分歧。
材料三:习近平参加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同时,宣布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
(1)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国际交往策略的正确性。
(3)根据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免除部分不发达国家债务及加强“南南合作”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优步( Uber)是美国一家创业公司,通过手机应用和互联网提供“专车”交通服务,让乘客和司机直接沟通,利用社会闲置车辆向社会提供低价和高效的租车服务。优步在中国发展也非常迅速。
材料一:因为利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专车方便、快捷、支付简单。加上企业推广的补贴,优惠的价格吸引不少市民选择专车服务。目前优步的服务已经遍及全球300个城市,涵盖六大洲。这项服务还带动中国的企业加入,推出多个类似服务。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大约10%的中国人有使用过此类服务。
材料二:目前,出租车行业主要依赖政府限制运营数量,实施保护价格的措施来进行运营和管理。专车服务与出租车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利益冲突,因此在许多国家的扩张都受到了激烈反对。政府出于经济稳定和就业保障的目的,保护出租车行业的做法受到社会质疑,这种做法会损害消费者权益,容易滋生腐败
现象。
材料三:由于专车“跑得太快”,法规“跟不上”,结果就出现了一个灰色地带,使政府对交通客运行业的管理变得困难。但专车服务的新模式,又能满足市场上高品质、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出行需求。对此现状,中国交通运输部认为,不能对专车“一棍子打死”,要按照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
(1)结合材料,用“企业经营”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分析交通运输部对待专车服务态度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政府怎样才能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和谐中达成平衡。
材料一: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双11”全天的交易数据:支付宝全天成交金额为350.19亿元,比去年的191亿元增长了83%。350.19亿元,相当于中西部一个地级市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传统零售业一个黄金周的销售额。然而,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16408件,同比增长99.7%。网络购物遭投诉,虽不能全部定义为网络诈骗,但肯定是网络购物存在欺骗的成分。如所谓的降价是先提价再降价、如所买的物品与照片上的物品相差甚大、如退货遭遇困难、如遭遇虚假购物网站等等。
材料二:在中国,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网购的比例占到5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比29%,其中每天都会网购的有4%;一周几次占比最多,为36%;一周一次的有18%;一月网购一次的比例也占到了22%;部分消费者甚至网购成瘾,有人说,我们要以积极而理性的心态进行网络购物。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规范网购市场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我们要以积极而理性的心态进行网络购物”,请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这种心态蕴含的哲学道理。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以宪执政:树立宪法权威,并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别从党、政府、公民视角分析如何树立宪法权威。
在2015年的政府上作报告中,“人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关于简政放权的内容给人印象深刻。
材料一:今后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把权力关进笼子”使得政府更好的履行职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通过简政放权,有利于将人民的“权利放出笼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既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要“把权利放出笼子”?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相关产业依托大数据等技术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众筹”“余额宝”“滴滴打车服务”等网络新业态的出现,有利于营造创新环境、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对传统金融业、出租车服务行业等产生冲击。面对新形势,能否以“决策新常态”应对“网络新业态”,考验着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2)结合材料二,依据《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以怎样的“决策新常态”应对互联网创新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