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 | 持续淤积 | B. | 先侵蚀、后淤积 |
C. | 持续侵蚀 | D. | 先淤积、后侵蚀 |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 |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 B. |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
C. |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 D. |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
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早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
B.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
C.人类活动渐次渐强,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少 |
D.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
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松花江、黑龙江、嫩江冲积而成 |
B.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 |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属于湿润地区 |
D.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 | B.空间距离遥远 |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 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
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
长江三角洲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A.土地质量比较差 | B.耕地破碎 |
C.水稻土肥力下降 | D.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
A.雨热同期的气候 | B.黏重的土壤 |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 D.地势平坦 |
2011年1月以来,洞庭湖区累计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五六成,到5月17日洞庭湖水体面积仅为382平方公里。洞庭湖腹地昔日一望无际水域的地方,现在却变成了一片辽阔的绿色草地,犹如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为准确及时地监测并分析洞庭湖区水位变化,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遥感技术 ④雷达系统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