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艾菜(曹峰峻)
①除夕的晚上,我在思乡的情绪中打开家乡捎来的艾菜罐头,一阵麻辣的气味窜进鼻孔,我眼圈开始温暖起来,朦胧中我看到透绿的艾菜叶在我颤动的筷子上闪着忧郁的光,仿佛向我传递故乡的云霓流逸,使我感知故乡冬季的田野,空中的月华以及月华中母亲的音容,若冰似玉。一颗泪珠悄然滚落下来,在洁白的桌布上漫延、扩展,最终培育成一棵寂寞生动的艾菜,随着晃动的红焰开始摇摆起来。
②艾菜又称苦艾,苦艾其实不是菜,只是一种野草,它总是在冬寒中长于冰封的田埂,深藏沟槽之角。春天的群芳斗艳不属于它,连似花非花的油菜也能喧染黄潮角逐花市,只有待春夏、秋冬在退潮中冲淡,在丰满中憔悴,苦艾才在乡间田埂上角逐飞奔,在很清静一角梳理阳光,很有分寸的开出淡淡的黄花。不管风暴和冰雪,它总能坚忍不拔的点缀幽黑的泥土,很有耐心地独守一方风景。
③最先认识苦艾草并呼它为艾菜的是我母亲,最先把艾菜入汤、入药并以此制成特有风味的辣菜也是母亲!那时我们在乡下政治避难,家境惨淡,每当在外上学的兄姐回家过节,母亲总熬上一锅汤分给我们喝,母亲总是在一旁默读我们被热汤滋润得油亮而有生机的嘴唇,母亲总在生硬的微笑中红着双眼,对我们说起艾菜能祛毒保平安之类的话。春节将至,母亲便将晾在屋檐下腊了一个腊月的艾菜用水洗清,放在锅里用文火翻炒加上她认为必不可少的佐料,她亲自控制的炉火在她脸上飘动,母亲用双手捂住脸,我看到晶莹的亮点从母亲手缝间顽强的溢出来,我听到她说艾菜气味直辣得呛人,我看着她的眼睛,我陷入了一种迷茫,我幼小的心灵还不能透过艾菜的辣味嗅到人生五味,但这也阻止不了我对艾菜初次麻麻的酸酸的感觉和记忆,那是一种甜蜜和苦辣的味道。
④当最后一粒谷子将秋天毫不犹豫地收藏,初冬就会招引母亲把我的手牵到原野上。在天光微熹,星星开始淡化的时候,田野上的冷风就一个劲地拂动母亲置身于银白的寂静中,母亲很有节奏地起伏身子。如果找到艾菜,母亲就让我坐在她铺在地上的头巾上,示意让我看她怎样激动不已地把艾菜移到掌心。直到月沉西山,星星稀疏,母亲小心而不厌其烦地将一棵棵透绿亮现的艾菜唤进精巧的菜篮,母亲就把我揽进怀里,我们就会在彼此温爱中吟唱那首她教我的儿时时常背诵的歌儿:“大青龙汤桂艾黄,杏草石掌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角北为良。”……把月送走,我和母亲行走在归返的路上,向北回首,小镇灯火就会簇拥被关押了一天的爸爸款款走来,再看我们的家园也缥缈在鱼肚白之中了。
⑤母亲的真知灼见是无懈可击的,母亲的理论令周边的很多“草医”及大院楼里的科医们羞愧难当,清贫动荡的日子竟能让兄姐们健康平安地度过,我在大学图书馆曾翻遍所有的医科药典,始终没有发现与艾菜相关的文字,由此推论苦艾草只有母亲才能认识它,也只有母亲才有理由才有资格把它唤为“艾菜”。
⑥当春光一次次逼迫冬日返青,母亲就把一粒粒收藏的艾籽播种到菜园里,艾菜发芽了,母亲就把芽蕊在早晨的阳光下重新编队,依次排序到她弹过三遍棉絮般的松暖湿润的土里。艾菜在她的希望里疯长,成为四季常绿的景观,母亲的技艺也传遍了村里村外,每逢腊月,风腊的艾菜就在各家庭院里的晾衣绳上窜来窜去,翻墙走檐。整个腊月,母亲的微笑在风中荡来荡去。
⑦二十年后,母亲在我城里的小院里腌制辣菜,她遵循在月下劳作的方式,先用小剪刀梳理它来自乡下的根须。尽管夜阑很深,院子里仍飘浮着乡下那桑田埂上的呼吸,遥远而亲近,轻柔而恬淡,有亡兄亡父的呢喃,有浸润人心的天籁,是母亲生命中的抒情韵文。母亲银色的发丝在微风中拂动,我突然发现母亲真的老了,那透绿的菜叶,在月光下晶莹剔透,闪着忧郁的光,怜爱地看着我,仿佛向我诉说母亲的幸福和苦难。
⑧我不敢相信那次院里是母亲最后一次月夜制辣菜,母亲仿佛有预感,那次让我坐在她身边,让我看她掌火,亲自制出很多瓶辣菜。第二天她就坐船很平静地回乡下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当村里的辣菜罐头厂开得如火如荼时,母亲已安息在村西头的高坡上,苦艾菜从村口顺着田埂和小路争先恐后地延伸到母亲的身边,在墓周簇拥着围了一圈又一圈,冬季来临苦艾竟然在冰天雪地开出艳艳的花,苦艾花轻弹曼舞着……
⑨我知道苦艾其实不是菜,但在寒风中照样长得娇健;苦艾花不能算花,但在阳光下却开得异常绚烂,毫不逊色。文章第②段写在春天角逐花市的油菜花有什么用意?
结合第③段的内容,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划线句的“甜蜜和苦辣”的?
第⑦段画线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第⑨段是作者对苦艾的评价,也饱含着作者深情,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一只手套
曾有情
①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地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这家百货小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地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涂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独自陶醉了。
②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上移开目光,热情地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③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地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起来,逐一问明价格。
④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元钱就算了?”
⑤女店主一口回绝:“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少。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⑥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女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⑦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⑧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掉了一只。”
⑨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地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再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地一声灌进店内。女店主忽然发现,被冷风掀起的少年的右手衣袖,像一只黑色的塑料袋软绵绵地飘荡着,原来这个少年压根儿就没有右手。
⑩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刚刚迈出店门的一刹那,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地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女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满足的时候,而做了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选自《青年博览》).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女店主的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结合文中画线句,揣摩母亲当时的心理。
.这是一篇富有人情味的文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文中展现了哪些人情美。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闻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忧天”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本选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
(1)第③段,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
(2)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第④段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说说文章第二段“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中加点的“至少”以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最美好的礼物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
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来,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
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哥哥。
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且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前面,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更令人快乐。、第一段文字中,写男孩在保罗“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思考,男孩此时内心在想些什么?(不超过20个字)(3分)
、文中划线的句子含义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①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②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赏析文中划线句子,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美好的礼物”的含义?(4分)
、从保罗和作为哥哥的小男孩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感受把最后以小节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现代文阅读。(共14分)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刘燕敏)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塑造了一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文中母亲的语言质朴感人。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作简略的品味。
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味:.(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把孩子未说完的话续写出来。
.你赞成文中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吗?如赞成,请简述理由;如不赞成,请为文中的老师提一条建议。
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①影响海水盐度的自然因素有: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融冰化雪、洋流及海水混合等。其中最主要的要算降水和蒸发。
②在赤道附近海域,降水特别丰富,尽管这里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还是远远大于蒸发量,因此,海水的盐度比一般地区要小。而在纬20°海域,由于长期受到热带高压控制,使得这里降水少,蒸发量大,因此盐度最高。即便有邻近低盐海水混入,也会因蒸发量太高而无济于事。极地海域降水虽少,但蒸发也微弱,大量冰雪融冰的注入,使得盐度较低,如波罗的海盐度只有2‰—12‰,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不过这里不仅降水相对多,而且还有大量的河水注入。黑海虽说降水不多,但周围如多瑙河、第聂伯河、德涅斯特河和顿河等大河的流入,使它的盐度也较低。当然不是所有大陆附近海域的盐度都是较低的。如地中海和红海,虽然也为大陆所包围,但这里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多,加上四周地表径流很少,反倒成了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其盐度分别为30%和40%。
③另外,洋流对海水的盐度分布地有一定影响。暖流是高盐度海水,通常所经海域盐度升高;寒流是低盐度海水,所经海域盐度则降低。如我国近海黑潮暖流经过的地区,盐度达成34.5‰。
④总之,因为海洋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难以使大洋的盐度趋于一致,所以“大洋虽连通,盐度却不一”。.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对海水盐度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海水盐度最低 | B.海水盐度降低 |
C.海水盐度不变 | D.海水盐度增高 |
.导致“大洋虽连通,盐度却不一”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降水大,地表径流有大小 | B.海洋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
C.蒸发量小,融冰化雪量大 | D.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
.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说明了影响海水盐度的各种自然因素。 |
B.由于蒸发量远少于降水量,导致赤道附近海域的海水盐度比一般地区要小。 |
C.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陆沿岸附近的海域的盐度都属于低盐度的。 |
D.波罗的海区由于蒸发微弱,加上大量闪光灯雪融冰的注入,其海水盐度是世界上最低的。 |
.如果给本文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洋互通盐度不一 | B.降水和盐度 |
C.大洋盐度变化大 | D.大洋与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