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列为众香之首。
②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换言之,世界上没有生产沉香木的沉香树,沉香,不过是橄榄科、樟树科、瑞香科和大戟科等四大类能形成“沉香”气味的植物的树汁异化物,异化“结香”而生成沉香。
③有沉香气味的植物受伤后,由于真菌的侵入而使其薄壁组织细胞内的淀粉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最后形成香脂,凝结于木材内,这就是沉香的结香原理。
④“其品凡四:曰熟结,乃膏脉凝结自朽出者;曰生结,乃刀斧伐仆膏脉结众者;曰脱落,乃因木朽而结者;曰虫漏,乃因蠹隙而结者。”这是古时香料研究文章的汇总之作《香乘》一书中的表述。
⑤《香乘》根据沉香形成原因将其分为四种,即:熟结、生结、脱落、虫漏。熟结是树木自身病变导致凝结出来的香,即不用外力伤害而自己结香,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生结是由于动物、台风、刀斧等原因造成树木枝干折断在断口处结香,原理是一致的,可以认为是生结,也就是说,生结必须是外力损伤树木后结香的。脱落是树木枯死以后,在死树上因为腐朽过程而结的香,这类香常被人认为是熟结,其实不然,这是对生、熟两个词望文生义的结果,并不准确,这类香俗称死沉香。虫漏就是被虫子咬伤后在伤口附近形成的香,现在的人工打钉结香原理和虫漏类似。第①自然段加点词语“自古以来就”有何表达效果?
第⑤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文,完成下列题目。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画“”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在说和做上有什么特点?
为了革命,推翻反动统治,需要大力宣传。那么闻一多进行群众大会演说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一句在文中的作用?(从结构与内容上加以分析)
母亲的眼睛
①有孩子的女人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母亲。真正的母亲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仿佛X光,会透过种种表象,透视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仿佛千里眼,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
②我就有这样一个母亲,我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我在邻居家吃了巧克力之后回到家,她见到我就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既然这样,晚餐的甜食你就不要再吃了。”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诧异地问。
④“没有母亲不知道的,”她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⑤我放学回到家,她用手朝卫生间一指。我顿时瞪大眼睛,问:“你是怎么知道我急着要方便的?”
⑥她耸了耸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⑦我二十岁的时候出了一次车祸。那时我已经搬出家一个人住了。我的母亲看电视新闻时,看到一个画面从屏幕上一闪而过。那个画面上是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的人身上盖着布,只露出了两只脚。但是,母亲立即把父亲从床上拉起来。“快穿衣服,”她说,“去医院,女儿出事了!”
⑧岁月没有减弱母亲的直觉能力,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直觉能力越来越出神入化了。母亲能看出我的婚姻是否幸福,我的工作是否顺利,甚至无须看到我本人也能洞察我的情况。一次,我去乡下办事,遭遇了几个流氓的骚扰。我摆脱这些家伙刚回到我住的地方,母亲就打来了电话。“女儿,”她说,“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⑨五年前,母亲因病住院,那时我在离家很远的一个地方工作,我天天给母亲打电话,但都没有回去。一天晚上,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必须见母亲。第二天,我乘飞机来到母亲身边,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哦,女儿,”母亲说,“你怎么知道的?”
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我流着眼泪说。
11“你远在加利福尼亚也能看见?”母亲问。
12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尽管所有的女人都有母亲,但是只有少数幸运的女人才能做真正的女儿。我再次拥抱母亲,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选文中的母亲的眼睛有着怎样的特殊功能?请用原文作答。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顿时瞪大了双眼。
(2)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文章反复提到母亲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第⑨段中母亲问:“你怎么知道?”母亲问女儿知道什么?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口香糖可以预防耳部感染
①我们知道,耳部感染是儿童期最常发生的病痛之一。而这种常常反复的感染带给孩子们极大的痛苦。多数孩童到5岁时都曾发生过至少一次的中耳炎,美国每年约有1600万名孩童因中耳炎就医,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项预防措施是让孩子们咀嚼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科学家们注意到,木糖醇能阻止引起很多耳部感染的细菌的生长。
他们开始研究嚼口香糖的孩子是否比不嚼的孩子更少遭受耳部感染。
②这次研究检视了1826名健康孩童,研究对象是芬兰日托中心的小孩,他们被要求定期食用含有木糖醇的口香糖或糖浆,最终取得了中耳炎风险降低25%的结果。不过研究员也表示,虽然仍需要更直接的研究来证实木糖醇可预防中耳炎。但迄今为止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
③木糖醇又称桦木糖,是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用在许多低热量产品,包括糖果和一些烘焙产品中。它可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中耳感染时,细菌堆积在鼻子和耳朵连接的耳咽管,一直咀嚼木糖醇,可以防止细菌生长感染耳部。
④不仅如此,专家指出,如果乘飞机时经常嚼口香糖,并不断咀嚼,会使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开口开放,空气能够自由进出鼓室,鼓室内外气压就能有效保持平衡,促进鼓膜恢复和保持正常,从而预防耳鸣症。
⑤其实,除了坐飞机,这种方法在生活中也同样适用。从解剖学上分析,外耳道的前壁就是颌关节,人在听到大分贝噪音时嚼东西,颌关节会拉扯耳朵,让耳塞式耳机送进耳朵的音量外泄,形成漏音,反而能保护耳朵。
⑥此外,科学家研究证明,如果一边戴耳机听音乐一边咀嚼食物,内耳测量到的音波压力会降低1~3分贝,从而达到保护耳膜的效果。对此,专家建议平时喜欢听音乐、唱KTV,或者处于噪音工作环境的朋友,不妨经常咀嚼口香糖,对于耳鸣的预防、耳朵的保健都有着不错的作用。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了
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说明方法。第①②段还使用了
的说法方法。第①段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之一”不能去掉,原因是什么?
请根据本文内容为木糖醇口香糖拟一则宣传用语。
生日卡片席幕容
刚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
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以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 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
卡片送出去了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若她生气.
很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敬起来.
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那一年,终于,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留下来.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
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都没想去碰过,一直到一天,为了找一份旧户籍资料,我才把它打开.
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相片和札记,有祖父母的手记,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画,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一层庄严和温润的光泽.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原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的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惜的位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
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只是画过这样一张卡片。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
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一张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证明她是爱我的。
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十四岁那一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卡片而已。她却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他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 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为什么作者一直认为母亲不喜欢自己?
作者为什么说“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
“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中的“证据”具体指哪些?
本文的语言朴素而生动,请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⑴ 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着一层庄严和湿润的光泽。
⑵ 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甲文“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在“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已文以方位变化为顺序描写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秀丽,试找出文中表明方位变化的四个词语
散文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可收到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品读下面两个句子,体会画线词句的表达作用。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微黄在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乙段文字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结尾说:“就是下小雪吧,……”这里指的“下小雪”的妙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