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的观点相近的是( )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
D.事物的状态不过是我们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地震是岩石圈受力所致。某些地震学家认为,断层两侧岩体由于受力的作用,会在两侧岩石上产生单性变形,当岩体继续受力,单性变形越来越大,会积累其变形能,断面上的摩擦力不能维持这种变形时,沿断面两侧的岩体就发生滑动,弹性变形也随之消失,变形能转变为位能,此时,就发生地震。这表明
①运动就是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②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③事物的联系引起运动变化④物质有时不是运动的主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
A.“世界由上帝主宰”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