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在《中的精神》自序讲道—“为了能够再接近真理,哪怕只是一步,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为了完成我的围棋使命以及希望通过围棋实现国际间友好的愿望,我要求自己夜以继日地努力研究。”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
|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
| 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
|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
| D.实践随客观世界无限变化发展 |
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统一的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改造主观世界④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 A.规律是客观的 |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
|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D.事物不可捉摸,难以认识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两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回答下列各题。2010年10月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二号第一次近月制动成功,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这说明()
| A.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 |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
| C.人的意识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性的特点 |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
探月卫星一小步,人类文明一大步。中国的“嫦娥工程”就像一场永无止境、勇攀高峰的接力赛。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认识推动实践不断发展②人类探索太空的实践是永无止境的
③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④人类能够穷尽宇宙间的一切奥秘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各国都以各具特色的展馆建设演绎着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表明()
| A.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
|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 D.事物内部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
在伊利和蒙牛公司最醒目的位置均张贴着关于“羚羊与狮子”的故事:“在非洲,为了逃过狮子的追赶,羚羊练就了快跑的本领……”蒙牛与伊利在相互竞争中发展自己表明()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②实践推动事物发展
③要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④事物相互作用和影响促成发展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