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电费改革,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电改的基本思路是用电量越多电价越高,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应在认真研究听证会参加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实施方案作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这可能会引发的反应及原因是( )
①消费者:选择节能家电 电与电器是互补商品
②生产者:调整产品结构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价格主管部门:审慎用权 民主决策 政府决策关系民生
④消费者:参与听证会 民主监督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保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张先生一家三口人。张先生开了一家服装店,收入水平高,妻子是大型企业的主管,收入也比较高。女儿在读大学。他们在一小区购买住房两套(一次性付款)。在节假日,一家三口常雇佣一辆舒适的旅游车在导游的引导下观光旅游,家中一切杂务由保姆处理。材料中,购买住房,观光旅游,保姆处理家务,按消费的交易方式,消费的目的及消费对象依次分为( )
A.有形消费享受资料消费钱货两清的交易 |
B.钱货两清的交易享受资料消费劳务消费 |
C.钱货两清的交易发展资料消费劳务消费 |
D.钱货两清的交易有形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
发泡塑料餐盒和塑料购物袋大量使用,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这启示我们在消费过程中,要遵循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
A.勤俭节约 | B.适度消费 | C.理性消费 | D.可持续性消费 |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依据是( )
①价值决定价格②供求影响价格③生产决定消费④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1年8月12日,国产汽车价格较上月环比上涨2.38%,比去年同期上涨1.34%;但人们仍争先购买。汽车的销售中经常出现“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
A.价格下跌,购买一定增加 |
B.价格上涨,购买才会增加 |
C.消费行为受价格的影响 |
D.消费行为受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影响 |
物价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2010年起我国部分商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2012年上半年出现“油你涨”“苹什么”,可谓是“涨声不断”。从防止物价上涨过快的角度看,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
A.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B.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减少→国内商品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C.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消费需求→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D.提高存贷款利率→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有效需求降低→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