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南宋灭亡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②辇下:京师。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词在写法上采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两种)?并对这些手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泪
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①。
注:①青袍,古时读书人常穿的一种袍子,此指贫寒之士。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 是个地位低微的小官,经常要送迎贵客,饱受奚落和排挤,诗中常以青袍自嘲。玉珂,马鞍上的玉石类饰物,此指骑着骏马的达官贵人。此诗题为“泪”,可全诗并不见一“泪”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此诗是如何扣题写“泪”
的。前人评价此诗“前六句一气赶下,忽以后二句拨转,手段高明”,这里的“手段”说的是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边的题目。
感遇(其二)
陈子昂①
兰若②生春夏,芊蔚③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④冒⑤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释】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② 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③芊蔚,草木茂盛。④朱蕤,红色的花。⑤冒,覆盖。前四句中,作者笔下的兰若有怎样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兰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①(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①本词为欧公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
②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本词从游赏中的宴饮起笔,起笔的新颖之处是什么?司空图《酒泉子》有“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本词添一“共”字,试分析“共从容”的妙处。
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词句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