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卢举使河源
(唐)张谓
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
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别滁①
(宋)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诗作于作者离别滁州赴扬州之际。
从两诗的第三句在结构中的作用来看,张诗中第三句紧承前诗离别场景,宕开一笔,联想卢举出使路途的遥远,为后一句写眼前的离愁蓄势;欧阳诗中第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
两首诗都写到了离别的音乐,从描写音乐的作用来看,欧阳诗中音乐添人离愁,作者希望不要在离别时演奏凄伤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强自排遣离愁、不忍离别的情怀。张诗中_______________。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第四节,完成以下问题。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本节首尾反复用“厚大的”修饰“手掌”,用意何在?
本节连用八个“在你……之后”句式,请分析其在内容及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相见欢①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①词牌名,靖康之难后作者南渡,作此词。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
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 完成下列问题。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③近,日暮空闻钟。
注:①挂席:又作“挂帆”。②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③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简析第四句中“始”字的表 达效果。
从全诗看,诗人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
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燕子来舟中作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立,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先是漂泊湖北,后转徙湖南,大历四年正月由岳州到潭州。写此诗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诗人仍留滞潭州,以舟为家。本诗颈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本诗与刘禹锡的《乌衣巷》都写到了燕子,燕子的形象在两诗中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