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代谢过程如下图:
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含有氰,F1自交获得F2,则
A.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 |
B.向F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 |
C.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 |
D.F2中性状分离比为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 |
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性状分离 | B.显、隐性遗传因子分离 |
C.同种遗传因子分离 | D.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1970年,美国的玉米受到一种叶菌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植物,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价值 | B.间接价值 | C.科研价值 | D.潜在价值 |
为了保护朱鹮及其生存环境,在山西洋县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为了防止数量极少的
野马灭绝,对其进行集中圈养。以上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就地保护 | B.易地保护、易地保护 |
C.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 D.易地保护、就地保护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B.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
C.信息传递不仅可以用于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的动物进行控制 |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下列各项措施中,最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
A.适当增加物种的数量 |
B.减少肉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
C.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
D.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