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用实验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核反应方程是:,,已知mLi=7.0160u,mH=1.0078u,mHe=4.0026u,则该核反应方程中的K值和质量亏损分别是( )
A.2和0.0186u | B.2和1.9970u |
C.1和4.0212u | D.1和2.0056u |
如图所示,B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点以速度v0平抛,恰好沿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
B.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
C.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sinθ |
D.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gtanθ |
一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向下凹的圆形轨道滑行,如图所示,经过轨道最低点的速度为v,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A.μmg | B.![]() |
C.μm(g+![]() |
D.μm(g-![]() |
“嫦娥一号”探月飞船绕月球做“近月”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则月球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为某个常数)
A.ρ=![]() |
B.ρ=kT | C.ρ=![]() |
D.ρ=kT2 |
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地球北极的正上方 |
B.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
C.甲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乙的向心加速度 |
D.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