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以下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B.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 |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
D.安培定则是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方向的 |
如图5所示,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θ>α。小球自M点由静止自由滑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f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摩擦力四个物理量的大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左侧最高点运动过程的是:
如图4所示,在托盘测力计的盘内固定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此时测力计读数为12N。现将一重为4N的物体轻轻放在斜面上,物体由静止下滑,托盘测力计始终保持不动。在物体下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m/s2)
A.测力计的读数是16N |
B.测力计的读数是15N |
C.测力计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 |
D.若斜面粗糙时物体下滑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为F1,斜面光滑时物体下滑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2,则F1< F2 |
如图3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粗糙墙面上,在竖直恒力F作用下A、B竖直向上运动(AB相对静止)。物体A、B受到力的个数分别为:
A.5、4 B.4、3 C.3、4 D.3、5
现在许多汽车都应用了自动挡无级变速装置,可连续变换速度,图2为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截锥之间有一个滚动轮,主动轮、滚动轮、从动轮之间靠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且不打滑。现在滚动轮处于主动轮直径D1,从动轮直径D2的位置,则主动轮转速n1与从动轮转速n2的关系是:
A.![]() |
B.![]() |
C.若主动轮转速恒定,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动轮从左到右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 | |
D.若主动轮转速恒定,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动轮从右到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 |
如图1,轻质弹簧上放一物体且不拴接,现用手将物体下压到某一位置且保持静止。突然将手撤去,物体被弹射出去,则物体离开弹簧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手撤去瞬间,弹簧对地压力等于静止时手对物块的压力加上物体重力 | |
B.物体一直加速 | C.物体先加速,后减速 |
D.弹簧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大于等于物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