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
A.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高度不低于1m,将导轨调至水平。 |
B.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条的宽度d |
C.由导轨标尺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 |
D.将滑块移至光电门1左侧某处,待砝码静止不动时,释放滑块,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光电门2。 |
E.从数字计时器(图1中未画出)上分别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Δt1和Δt2。
F.用天平称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再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用表示直接测量量的字母写出下列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
(1)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 和v2=
(2)在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 __(重力加速度为g)。系统(包括滑块,挡光条、托盘和砝码)动能的增加量ΔEk=__ ____
(3)如果ΔEp=ΔEk,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3分)小明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可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Ig=0.6A,内阻rg=0.1Ω)和若干导线.
(1)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要求,设计图1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2)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与R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R=2.6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的倒数,再制作
坐标图,如图3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
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2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3上;
(3)在图3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连成图线;
(4)根据图3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V,内电阻r=_______Ω.
(6分)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___mm;
(2)用多用电表粗测其电阻.用已经调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档位的多用电表测量,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右图所示,则此圆柱体的的电阻约为_________Ω.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一次用两个弹簧秤分别拉着两根绳套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稍远些 |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验证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填“甲”或“乙”)。
(3)实验中如果合力恰好竖直向下,大小为3N,作出此力的图示________。
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m/s,加速度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所用的钩码每只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并将数据填在表中.(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钩码质量/g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弹簧总长/cm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11.00 |
(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所受弹力大小跟弹簧总长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2)图线跟横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当悬挂钩码质量为90 g时,弹簧被拉长了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