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等物质,澄清果蔬饮料,在食品加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三种不同品牌的果胶酶制剂(制剂中果胶酶浓度相同)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组 |
蒸馏水 (mL) |
缓冲液 (mL) |
果汁 (mL) |
果胶酶制剂(mL) |
果汁浑 浊程度 |
||
甲 |
乙 |
丙 |
|||||
1 |
2 |
2 |
5 |
2 |
0 |
0 |
+ |
2 |
2 |
2 |
5 |
0 |
2 |
0 |
+++ |
3 |
2 |
2 |
5 |
0 |
0 |
2 |
++ |
4 |
X |
2 |
5 |
0 |
0 |
0 |
Y |
注:“+”越多表示果汁越浑浊。 |
(1)表中X所代表的数值应为 ,Y的果汁浑浊程度应表示为 (用若干个“+”表示)。
(2)除了观察果汁浑浊程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 的变化量来判断不同品牌果胶酶制剂的效果。若使用该方法,相关物质变化量最大的是 组。
(3)微生物是生产果胶酶的优良生物资源。分离和筛选能产生果胶酶的微生物,使用的培养基应以 为唯一碳源;如需进一步纯化果胶酶,可根据果胶酶分子的 、 (至少写出两点)等特性进行分离提纯。由于果胶酶的活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所以应利用 技术减少影响从而保护酶的活性。
(4)该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了一定尝试的果胶酶制剂乙在不同浓度果汁下的作用,实验结果如右图曲线。请在图中画出同样条件下果胶酶制剂丙的作用曲线。
(10分,每空2分)如图所示为某一经济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b点对应年龄组成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是种群密度将______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控制人口的____________政策。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________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大白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大白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分别配制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注射器等。
(二)实验步骤:
(1).取8只生理状况相同的正常大白鼠(空腹),随机编号标记
(2).任取2只大白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组。
(3).其余6只都注射大剂量并等量的,大白鼠都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
(4).将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大白鼠随机分为组,对各组的处理是。
(三)写出预期的最终的实验结果并其分析原因
实验结果
分析原因
(14分)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面图1和图2是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兴奋性突触作用示意图图2 抑制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1)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_______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________(填“前”或“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中,当某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引起Na+大量内流,使后膜的电位逆转成________,从而发生兴奋,而在图2中,当另一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却使Cl-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
(2)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________(填“抑制剂”或“激活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那么,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________(填“兴奋性突触”或“抑制性突触”)。
(12分)乙酰胆碱(Ach)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为研究乙酰胆碱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图中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仪。另外,轴突末梢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但不影响后来的信号传导)。
(1)在轴突末梢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
浓度 |
C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D处感受刺激时间/ms |
0.1 |
0.80 |
5.96 |
0.2 |
0.81 |
5.68 |
0.3 |
0.80 |
5.40 |
0.4 |
0.81 |
5.24 |
0.5 |
0.80 |
4.96 |
由表中C处测量结果可知,乙酰胆碱的浓度对兴奋在________的传导无显著影响;从D处测量的数据可知,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升高,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促进作用________。
(3)经测量,D处与B、C处的距离分别为96 mm、48 mm。当乙酰胆碱的浓度为上表中的0.3 μmol·L-1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_______。兴奋在细胞体上的传导速度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约相等,BC与CD段的长度相等,但兴奋在CD段的传递速度比BC段的传导速度________(大/小),这是因为兴奋在细胞体上(或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而CD段由于存在________结构,使信号的传递经过一个转换过程而影响了传递速度。
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1)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 ]________等激素来调节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产生________,通过轴突传导到________,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3)图中可见,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①~⑤过程中属于反馈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