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豌豆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圆粒(Y)对皱粒(y)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回答:
(1)在只考虑茎的颜色和种子的粒形的遗传实验中,子代的四种表现型经常出现的比例有9∶3∶3∶1、1∶1∶1∶1、3∶3∶1∶1三种。请分别写出出现上述比例的亲代杂交组合的基因型                   。并说明出现上述比例的条件(至少写出两条):                   
(2)若只考虑茎的颜色和抗病性状的遗传:如果♀AaBb×aabb,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抗病∶紫茎不抗病∶绿茎抗病∶绿茎不抗病=1∶1∶1∶1;如果♀aabb×AaBb,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茎不抗病∶绿茎抗病∶绿茎不抗病=1∶1∶1。请分析出现异常的可能原因是                ;并用遗传图解表示后一种情况。
(3)若只考虑粒形的遗传:将基因型为aabbYy的植株自交所结全部种子播种,其中收获圆粒种子共300粒,收获皱粒种子共60粒,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与孟德尔定律预期分离比   (填“相符”或“不相符”),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遗传神经退化疾病,主要病因是患者第四号染色体上的Huntington基因(用字母H表示)发生变异,产生了变异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在细胞内逐渐聚集,形成大的分子团。一般患者在中年发病,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考和吞咽的能力,病情大约会持续发展15年到20年,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在一次人口普查过程中,偶然发现一特殊罕见男患者,其病情延迟达30年以上。通过家谱发现,该男子的父亲患该病,母亲正常,但其外祖父和外祖母皆因患该病死亡。经基因检测,发现该男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出现一个A基因。
(1)由该家族的情况判断,亨廷顿舞蹈症遗传方式为________
(2)出现A基因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从发病机理分析,A基因能够使病情延迟大30年以上,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知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与H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该男患者已经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_。若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已确诊患有亨廷顿舞蹈症,则该小孩出现病情延迟的几率是______

酚类物质是山楂种子发芽的抑制物,多酚氧化酶可以将其氧化,下图是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种子的种仁、种皮后,测得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多酚氧化酶主要在种子中________处发挥作用,这可能与胚将来发育成植株有关。
(2)从上图推测赤霉素可能具有________的生理作用,其中浓度为________的赤霉素溶液的效果最好。
(3)有人认为,上图体现了赤霉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你认为对吗?为什么?______
(4)有研究发现,脱落酸能抑制上述酶的活性,这表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需要______

(10分) 图甲表示某植物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图乙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图甲可以判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温度是________
(2)图甲中在55℃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
(3)图甲中若温度保持在15℃,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植物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
(4)图乙中x物质是________。④过程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场所有________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为纯种荷斯坦奶牛的繁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克隆动物培养过程与图示繁殖过程相比特有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技术,这两种繁殖动物的方式相比,实质性的区别为前者是生殖(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后者是生殖(填“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一般用_________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用孕激素处理受体牛以利于胚胎移植。
(3)受精卵体外培养所需的培养液成分一般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________等物质。
(4)纯种荷斯坦奶牛效殖成功原因之一是纯种荷斯坦奶牛胚胎可与受体黄牛的子宫建立,但是移入受体的供体胚胎的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
(5)某研究所决定培养转基因荷斯坦奶牛,科研人员先构建含药用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再将其导入受精卵中;然后还要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

[生物-选修I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经微生物分解后能更好的被植物利用。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将表中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能筛选出目的菌的原因是
(2)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接种时,可采用的方法是。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进一步的鉴定: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指示剂变成色,则可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在实验中,下列材料或用具需要灭菌的是,需要消毒的是(填序号)。
①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与培养皿 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和吸管 ③实验操作者的双手
(4)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2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所取土样不同②培养基被污染 ③接种操作错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5)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处理后,才能倒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