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 | B.俄国 | C.英国 | D.日本 |
如果你生活在1929~1933年间的美国,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 | 联合国成立 |
B. | 罗斯福推行新政 |
C. | 银行挤满了取款的人群 |
D. | 倒入密西西比河的牛奶,使这条河成了"银河" |
在某专题复习课中,老师多次提到"权利法案"、"华盛顿"、"马赛曲"、"共和政体"等名词,据此推断这堂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 和平与发展 | B. |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
C. |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 D. |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
冯雪峰(1903~1976),浙江义乌人,参加并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下列属于他生活时期发生的事件有
①中共一大召开②新中国成立
③文化大革命爆发④改革开放政策实施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结于
A. | 洋务运动 | B. | 戊戌变法 |
C. | 辛亥革命 | D. | 新文化运动 |
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汉以来的中央政府都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以下朝代与其采取的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A. | 汉朝--大规模修筑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
B. | 唐朝--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 |
C. | 宋朝--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
D. | 元朝--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