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
2015年1月15日,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贵州省委在遵义举行纪念大会,隆重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5日发行《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图案内容分别为: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会场内景。
(1)读材料,忆往昔:80年前的遵义会议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它的历史地位如何?建国后,在党的历史上与遵义会议有着同等重要地位的会议是什么?这次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2)遵义会议的一位主要参会者,20年后又率团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请问这位“主要参会者”是谁?为促进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他在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3)会议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共同的问题而聚集在一起进行讨论、交流的活动。为了筹建新中国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一部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
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郑会欣《“忍气吞声,负重致远”: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材料三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王义和资本王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哪一政策导致的?推行这一政策、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国家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美苏各自的诉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什么?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你认为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840万人的伤亡人数相比,这次大战(二战)的伤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人……。最令人震惊的是,在这5000万伤亡人数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是被残忍地杀害的。这1000万受害者是因种族、宗教、政治或其他原因而被当作“不受欢迎的人”被灭绝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二战中大量人口“被残忍地杀害的”的史实。
材料二德国对历史上曾经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罪行都有深刻的认识,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对受害国人民都有一种深重的历史负罪感,并对被害国人民进行赔偿。同样是二战的主要发动国,日本却是右翼言行频出:近年来,每年都有一些政府要员参拜供奉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安倍首相发表“日本殖民侵略定义未定”等言论。
(2)概括材料二中德、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罪行的态度。
材料三 2014年2月6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决定,2015年双方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
(3)请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中俄两国共同举办庆祝活动的历史原因,并举史实说明。
(4)请你对今年中国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发表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了抛售股票浪潮,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10月24日(星期四),举国上下谣言四起,造成了金融不稳,人们惊恐万状,被吓坏了的投资者们命令他们的经纪人抛售股票,导致美国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1934年1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授权总统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的幅度上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法律通过后,罗斯福宣布美元贬值为原值的59.06%。美元的贬值,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在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购买黄金和美元贬值使联邦政府逐步从私人大银行家手中夺得了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美国总统罗斯福
回答:
(1)材料一所述股市的崩溃在经济领域造成了什么危害?(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元贬值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旧民主秩序”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新运用”?
(年重庆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对盐、铁实行官管,由政府垄断。
——摘编自万海峰、肖燕《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贫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经过20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逐渐显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中央决议的形式,承认了市场的作用,提出了要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对盐铁经营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
(2)20世纪30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这一体制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
(4)综上,谈谈你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
材料一议会在整个事件(光荣革命)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期,议会经过讨论,折中了两派意见,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
材料二: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署,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以上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了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雇佣童工。
材料四 1978-199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由152元增加到990元,平均纯收入133.6元增加到686.3元。
----摘自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
首钢人(首都钢铁公司)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企业带来返老还童--1991年,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惠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
----摘编自1992年《人民日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并分析其原因。
(4)推动上述四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