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有云,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圣人也没有说过重商会败坏民风,因此我知道这话不是圣人说的,是哈大人在诬蔑山西的商人”这是电视剧《乔家大院》里乔致庸的名言。山西商人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
A.秦汉 | B.明清 | C.宋元 | D.隋唐 |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者 |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 |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B.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
C.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
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这一思想状况()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
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婚姻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祖宗革命”、“产业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 |
C.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 |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