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
C.自古统治者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
19世纪某位来华传教士说:“在中国文人主要从儒学学到的温文尔雅的外表下面,几乎只有狡诈、愚昧、粗野、傲慢和对任何外国事物的根深蒂固的仇恨。”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文人的盲目排外的心态 | B.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的思想碰撞 |
C.中国传统文化的虚伪和狡诈 | D.外国传教士对中国文人的蔑视 |
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曾受到日本有识之士的重视和欢迎,有人高度评价道:“本书译于幕末海警告急之时,最为有用之举,其于世界地理茫无所知的幕末人士,此功实不可没也.。”该书是
A.《康猷纪行》 | B.《变法通议》 | C.《海国图志》 | D.《资政新篇》 |
明代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为友。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这表明
①社会商业繁荣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等级观念
③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④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史学家陈寅恪在总结“李唐崛起”的历史原因时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冉既除,新机重启。”实现“旧染既除,新机重启”的途径之一是
A.武力讨伐的战争政策 | B.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
C.![]() |
D.绥之以德的民族政策 |
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言:“高举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这段话意在
A.维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 B.否定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 |
C.主张民主法制反对君主专制 | D.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创设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