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矣,(康)有为安有为哉?”“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
B.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极大诱惑,吸引了无数莘莘学子,使他们“老死于文场而无所恨”。科举制的实行()
①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②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③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④为历朝沿用,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周幽王为博宠妃一笑,点燃烽火,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王位世袭制 |
假设有一个雍正时期的官员,他每天到一个较为简陋的办公室上班,皇帝每日召见,并和他商讨军国大事。他有时拟写文件,然后交给皇帝审批,最后把文件交给下属,让他们送给各部门去办理。那么这个官员可能是()
A.丞相 | B.御史大夫 | C.军机大臣 | D.议政王大臣 |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 D.另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削弱相权 |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朝制度 |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
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 D.明朝内阁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