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验证了《共产党宣言》中哪项主张的正确性
A.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 |
B.无产阶级应当建立本阶级的政权 |
C.无产阶级应该进行暴力革命 |
D.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 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创立民国” |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 D.“天下为公” |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
B.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
C.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
D.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
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 D.文学革命的影响 |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兴民权、开议院 ” | D.“德先生”和“赛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