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年来亚太自贸区进程加快,耶鲁大学教授田弘一等乐观派人士认为:“通过合并这些协议,可以使双边协议这碗“细面条”变为(地区性的)“宽面条”。但是,“宽面条”是无法由“细面条”制成的,它需要扇平的意大利面”,这反映了亚太自贸区( )
A.是亚太经济合作的主要载体 |
B.无法冲破地区多样性的障碍 |
C.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引擎 |
D.可比肩欧洲联盟的统一市场 |
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这些看法产生的根源是()
A.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思想传承 |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C.吏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
D.经世致用思潮导致的严谨学风 |
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应该是()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 B.倡导君民共主 |
C.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 D.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汉朝建立之初,大臣陆贾经常给刘邦讲儒家经典,刘邦很反感,认为自己的天下“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问:“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让陆贾撰写《新语》,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 |
B.有人主张用儒家治理社会 |
C.军事无益于维护国家统治 |
D.《诗》《书》已成为统治工具 |
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这说明儒家()
A.主张用仁爱之心调节和协调社会关系 |
B.强调有教无类,注重发展私立教育 |
C.注重美育对道德修养的辅助作用 |
D.注意借鉴不同文明,进行教育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