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   )

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建立汉朝与西方的联系
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经济结构的变迁 B.列强的经济侵略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自强求富的探索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的史实与推论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从此取代雕版印刷术
B
明末清初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的正宗地位
C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第一部中国人编撰的世界史地著作
D
严复翻译《天演论》
直接动员和指导了新文化运动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


自耕农、地主
佃农
工场主、雇工
商人
占人总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成都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明代苏州地区 D.清代的洛阳地区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齐名于世。出现了“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这一景象说明

A.在集市从事贸易的商人来自十个国家
B.外国商人青睐中国的瓷器、茶叶等
C.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海港
D.泉州城市建设很好体现了人文和自然的结合

图为楼兰文书残纸(约公元3世纪中叶——公元4世纪中叶遗物),对该文物解读不正确的是

A.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B.是反映魏晋时期的文物资料
C.为研究古楼兰社会生活提供了史料
D.有助于研究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