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采撷到诺贝尔奖这棵大树上最丰硕、鲜亮的果子——诺贝尔文学奖。《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叙述了1950年以后中国农村近50年的变迁,小说以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为主人公,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小说正是通过是“各种动物”的眼睛(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由此,与该作品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悲惨世界》
C.《堂吉诃德》 D.《等待戈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株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下列关于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B.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

《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基本上实现自给自足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D.农民生存要求极低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