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一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材料三: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四:范纯仁(苑仲淹之子)批评王安石:“欲求近功,忘其旧学。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富国强兵之术。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续费话通鉴纪事本末》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有利于公平公正社会秩序建立的措施。这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分别是什么?并分析其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 (4分 )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概括出肯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和反对派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梭伦改革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递合众国总统,由总统审批。倘若……该议院的议员以三分之二仍然通过法案,该法案成为法案。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总统有权缔约和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同意后,任命大使、最高法院的法官……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形成了什么政治体制?该政体是如何逐步实现有效控制王权的?(6分)
(2)指出材料二中宪法所反映的原则,并根据材料具体说明这种原则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的?(不得照抄原文)
(3)英国和美国政体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优点。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里,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在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头角,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才能。”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何人”分别是指什么?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碱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史记》
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相关的历史信息。4分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7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4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九十年的峥蝾岁月和光辉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丰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材料二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采”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1930年5月24日)
读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中的观点分歧的实质。材料一体现的思想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三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做出了积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
——《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外国学者关于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材料四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分别简述其意义。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一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一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
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一一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指出是哪三个阶段,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材料三: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一《邓小平文选》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