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意大利教士利玛窦来华,西学东渐萌发。他将西方天主教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结合,指出:仁者爱天主,故因为天主爱己爱人,知为天主则知人人可爱,何特爱善者乎。爱人之善,缘在天主之善,非在人之善。利玛窦在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 )
A.爱人以爱天主为前提 |
B.行善是爱天主爱人的具体表现 |
C.爱天主就是教人爱人 |
D.儒教与天主教信仰具有一致性 |
1931年10月18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A.齐奏《英雄交响曲》 | B.轮船鸣笛三分钟 |
C.教堂敲钟84响 | D.熄灭电灯一分钟 |
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
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
秦奋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欧洲的一些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Zealand),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对此现象的由来,正确的解释是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所致 | 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
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所致 | D.欧洲列强殖民活动所致 |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从分散走向整体 |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
C.从封闭走向开放 |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换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 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
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