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国家财政拨款科学研究经费支出总额表:》(单位:亿元),其中基建支出的变化主要反映出( )
| |
1988年 |
1985年 |
1980年 |
1960年 |
| 科研经费 |
93 |
83 |
53.3 |
22.7 |
| 基建经费 |
25 |
18 |
11.3 |
11.1 |
| 总额 |
118 |
102 |
64.6 |
33.8 |
A.经济建设规模的萎缩 B.科研浪费现象日益严重
C.科研条件的逐步改善 D.财政拨款的使用率不高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
|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
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汉书·贡禹传》载:“故时齐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sì,盛衣物或饭食等的方形竹器),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材料反映汉代
| A.官营纺织业技术水平高超 | B.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发展 |
| C.官营纺织业规模大耗资多 | D.手工业产品大量投放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