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国家财政拨款科学研究经费支出总额表:》(单位:亿元),其中基建支出的变化主要反映出( )
|
1988年 |
1985年 |
1980年 |
1960年 |
科研经费 |
93 |
83 |
53.3 |
22.7 |
基建经费 |
25 |
18 |
11.3 |
11.1 |
总额 |
118 |
102 |
64.6 |
33.8 |
A.经济建设规模的萎缩 B.科研浪费现象日益严重
C.科研条件的逐步改善 D.财政拨款的使用率不高
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
通过对从秦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B.“法令出一” |
C.“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 D.“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划的基础 |
B.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
D.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 |
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
①西汉“中朝”形成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③隋唐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参知政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