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经脱色和碘液处理后,A叶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A叶片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装置中加入25%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其中的二氧化碳,B叶片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装置和实验起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组。
⑶要想完成这个实验,A和B还需要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这个植物生存所必需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如何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样处理是利用了天竺葵的 分解有机物的原理.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 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3)结果发现叶片A中绿色部分变成 色,非绿色部分仍是黄白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 ;叶片B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
(4)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其体内的 运输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 所产生的拉力.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于如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
装置
标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种子

发芽率
(%)
温度(℃)
湿度
光照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5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5
0
D
25
潮湿
无光
5
100

E
25
潮湿
有光
100
97
F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2)乙组的实验设计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 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 (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大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6)上述装置中,若加入适量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发现A、E中的幼苗生长的最好,原因是展开后的幼叶能够

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小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A瓶装有萌发的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种子。小悦观察到A瓶蜡烛熄灭、B正常燃烧证明了种子
(2)实验二:在进行实验时,小悦应先将C、D两装置放在 环境中一昼夜,其目的是 ,再将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后,观察到装置_________中的叶片变蓝,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3)实验三:在设计时小悦在试管中滴加了适量的油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小悦发现装置E的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根据此实验原理,为减少水分散失,移栽植物时可采用 措施。

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根据以上观察了解,小明就“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分析回答:

(1)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图,纸盒的一半为湿沙土,一半为干沙土,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形成 ,以探究 这一变量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该实验装置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2)在同学的帮助下,小明修正了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探究,首先,他在湿沙土和干沙土的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湿沙土和干沙土上的鼠妇数目,总共统计了10次,对此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实验观察记录表.
(3)小明总共进行了5次实验,最后计算出每次实验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4)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小明应该将鼠妇放到哪种环境中?答:

某校科技活动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1)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园内移栽花卉时,采取了①带土移栽和②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两项措施。其中措施①能 ;措施②能 ,因而保证了移栽植物的正常水代谢,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
(2)在园内植物生长过程中,同学们还采取了治虫、除草、经常松土等措施。其中,经常给植物松土的目的是
(3)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的影响,同学们在园内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分别放在甲、乙两瓶不同的培养液中培养,并观察、测量其发生的变化。具体情况如下表:

植株
培养液
(500毫升)
植株的重量(g)
生长情况
实验前
实验后

蒸馏水
92
145
矮小、纤细、叶色变黄

土壤浸出液
91
378
茎粗、枝多、叶色浓绿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通过比较甲、乙两瓶中植株的变化,可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