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实验 目的 |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
| 方案1 |
加水溶解 |
加适量稀盐酸 |
加锌粒 |
点燃 |
| 方案2 |
加稀硫酸 |
用水洗涤 |
加石蕊溶液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某饮品营养成分表显示每250mL含钠78mg、钙91mg等。其中钠、钙指
| A.分子 | B.原子 | C.单质 | D.元素 |
溶洞中存在的化学反应:CaCO3 + CO2 + H2O → Ca(HCO3)2,此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稳定性 | B.酸碱性 | C.还原性 | D.挥发性 |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现用4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了2%,则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
| A.1g | B.5g | C.9g | D.10g |
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B.物质X一定是H2O
C.甲、乙是非金属单质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