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A装置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下图中的 (填“甲”、“乙”或“丙”)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①上图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打开K1、K2、K3,通入氧气,检验氧气已充满整个装置的方法是 。
关闭K1、K2、K3,2天后观察到:B处铁丝表面布满铁锈,D处铁丝依然光亮,E中铁丝表面有部分铁锈。
实验结论:铁生锈主要是铁与 和 发生反应。
③B、E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影响铁生锈快慢的一种因素是 。
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有所不同。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
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小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
取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空气各一瓶,向其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 |
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
|
被哈气的干燥玻璃片上有水珠,未被哈气的干燥玻璃片上没有明显现象 |
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
学校化学探究小组用HCl与大理石反应研究影响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实验温度为25℃、35℃;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每次实验取用含碳酸钙60%的大理石10 g;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9.125%、18.25%,每次实验HCl溶液的用量为20mL(假设两种溶液密度均为1 g/㎝3;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提出问题】:影响HCl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做出猜想】:
猜想一:大理石规格;猜想二:所用HCl溶液的质量分数;猜想三:。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 编号 |
T/℃ |
大理石 规格 |
HCl的 质量分数 |
完全反应 的时间/s |
实验目的 |
① |
25 |
粗颗粒 |
18.25% |
160 |
(I)实验①和②探究同体积下HCl质量分数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
② |
210 |
||||
③ |
35 |
粗颗粒 |
18.25% |
60 |
|
④ |
100 |
【得出结论】:。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某同学欲探究市售 “双钙防蛀”牙膏、“皓清”牙膏和牙粉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1)牙膏和牙粉均是由摩擦剂、活性剂、香料等成分构成。
(2)常用的摩擦剂有极细颗粒的碳酸钙(CaCO3) 和水合硅酸(SiO2·nH2O)等
(3)牙膏和牙粉中除了碳酸钙以外,其它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实验一】探究“两种牙膏和牙粉中是否都含有碳酸钙?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 如图所示,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再分别加入适量R 溶液。R 溶液是。 |
A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B和C试管中有无色气体生成。 |
② |
将B和C试管中生成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现象Ⅱ:。 |
实验结论: 。
【实验二】比较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组装两套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取 (操作Ⅰ),放于锥形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R 溶液。 ![]() |
|
② |
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R 溶液,然后关闭活塞。 |
有气泡产生。 |
③ |
待②反应结束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R 溶液,然后关闭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④ |
称量反应后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并加以比较 |
加入“双钙防蛀”牙膏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大于加入牙粉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 |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的作用是:。
【反思】
(1)若不改动原有装置和基本步骤,要测定牙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定的数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认为该实验前不需要测定装置的气密性,请你说明其原因。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
(1)能证明“释放CO2”的现象是。
(2)装置 B的作用是。
(3)实验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D中的固体可能为①氧化钙;②氧化钙与碳酸钙; ③碳酸钙
【进行实验】甲同学取一定量的D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③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③成立,其理由是。他又重新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成立,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网]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上述设想的优点有(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