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安全 |
B 化学与生活 |
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涤剂乳化 人体需要适量补钙---防止患甲状腺肿大 |
C 化学与能源 |
D 化学与环保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 |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
已知:2KClO32KCl + 3O2↑,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
和
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B.生成![]() |
C.固体中![]() |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
某气体可能由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或多种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且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则关于该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CO2 |
B.该气体最多可能由3种物质组成 |
C.一定是CO与O2组成的混合物 |
D.一定是O2与CO2组成的混合物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
B.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
D.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
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氧化铜 |
C.实验过程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 |
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
B.④变红,③不变红 |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