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
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试剂1
试剂2 温度℃
溶解后温度℃
静置后温度℃
试剂3温度℃
混合后温度℃
0.5gNa2CO3
10mlH2O  20
23.3
20
10mlHCl  20%  20
23.7
0.5gNaHCO3
10mlH2O  20
18.5
20
10mlHCl  20%  20
20.8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来鉴别食盐和硝酸铵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观察颜色来区分真假黄金

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探究铁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实验说明铁生锈时一定要有氧气和水参加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前段时间几乎笼罩全国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带来的极大的影响,为了减轻这一天气对人类的危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严格要求各企业一定要达标排放,特别是高能耗企业
D.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